东坡一生,对蟹有所偏爱,不仅喜食各种蟹,爱好各种做法,而且长期细致观察蟹,善于画蟹。尽管后世没有留下东坡的蟹画,但《御定佩文斋书画谱》卷八十二中记载有《宋苏轼画蟹》。
《宋苏轼画蟹》,清康熙四十七年(1708)内府刻本,国家图书馆藏
(相关资料图)
东坡所记《献蚝帖》也记述:
海国食(虾)蟹、(贝)螺,八足鱼……
东坡爱蟹,多有记载。熙宁七年(1074),苏轼首次担任一州正职——知密州军州事、骑都尉。蒋夔,早年就读太学,曾任京兆府学教授。熙宁八年(1075),苏轼在密州,收到蒋夔寄来沙溪、北苑两地出产的名茶茶饼。苏轼即作《和蒋夔寄茶》,开篇记载自己走南闯北,特别是在杭州任职三年吃遍了新品名菜的经历:
我生百事常随缘,四方水陆无不便。
扁舟渡江适吴越,三年饮食穷芳鲜。
金虀玉脍饭炊雪,海螯江柱初脱泉。
临风饱食甘寝罢,一瓯花乳浮轻圆。
……
苏轼《和蒋夔寄茶》(《东坡集》,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,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)
苏轼在杭州任职通判,三年间尝尽芳鲜。从水中捕捞出的海螯、江瑶柱等,也时常享用。海螯,即海蟹之螯。
元丰二年(1079)五月,苏轼刚刚到任湖州知州。嘉祐二年(1057)进士丁骘(字公默),前来看望,送来一些螃蟹。苏轼很高兴,作诗《丁公默送蝤蛑》记载此事:
溪边石蟹小于钱,喜见轮囷赤玉盘。
半壳含黄宜点酒,两螯斫雪劝加餐。
蛮珍海错闻名久,怪雨醒风入座寒。
堪笑吴兴馋太守,一诗换得两尖团。
蝤蛑,一种螃蟹,又叫梭子蟹,甲壳略呈梭形,生活在浅海里。史载," 蝤蛑,并螯十足,生海边泥穴中。潮退采取之,四时常有。宋傅肱 《蟹谱》 卷上记:" 明越溪涧石穴中,亦出小蟹,其色赤而坚,俗呼为石蟹。" 溪边常见的石蟹小如铜钱,而丁公默送苏轼的蟹大如盘子。" 喜见轮囷赤玉盘 ", 轮囷,即盘子,东坡看到像赤色盘子那样大的蟹,非常高兴。揭开壳里面是丰满的蟹黄,特别适合佐酒,两个大大的蟹螯,砍下来后,洁白如雪,好似在劝人们多多食用一样。
另,元丰二年(1079)六月,苏轼由徐州知州军事调任湖州知州,离政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。一日,文友五人泛舟城南湖上,天气炎热,众人以 " 人皆苦炎 " 四字为韵脚,各作七律四首,题为《泛舟城南,会者五人,分韵赋诗,得 " 人皆苦炎 " 字四首》。其二为: 苦热诚知处处皆,何当危坐学心斋。 海螯要共诗人把,溪月行遭雾雨霾。乡国飘零断书信,弟兄流落隔江淮。便应筑室苕溪上,荷叶遮门水浸阶。
诗中写道 " 海螯要共诗人把 "。螯,指螃蟹等节肢动物的第一对大足, 形像钳子,能开合。《荀子 · 劝学》 中说:" 蟹六跪而二螯。" 《晋书 · 毕卓传》 中有:" 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。" 苏轼记述:众人饮酒作诗,手持海蟹之螯。
宋神宗熙宁四年(1071),苏轼因与王安石新政矛盾加深,自请外放,以太常博士直史馆,通判杭州。这是他第一次在京都之外任较高行政职务,第二年写下《老饕赋》,把自己比作大口吞食、贪吃不厌的饕餮,并且记下自己最喜爱的几种美食,其中即有醉蟹。
" 嚼霜前之两螯 ",秋天霜降之前的螃蟹,两只蟹螯最为肥嫩鲜美;" 蟹微生而带糟 ",蒸煮至八九分熟,以酒醉之,甚至还带一些酒糟即食,别有风味。
(本文节选自《东坡食源》,李公羽 编著,海南出版社出版)
作者:李公羽
编辑:袁琭璐
关键词: